一周博闻(第36期)

 

国家新闻

国家医保局: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和近五年医疗保障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医疗保障工作。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静林作工作报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施子海主持会议,其他局党组成员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2022年,全国医疗保障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医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持续降低疫情防控成本,4批次降低新冠病毒疫苗价格,全国范围2轮下调核酸检测价格,2轮下调抗原检测政府指导价。深入融入乡村振兴,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累计减负超千亿元。推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覆盖超七成职工参保人。持续推进药品耗材集采,第七批药品集采平均降价48%,脊柱类耗材集采产品平均降价84%,胰岛素集采中选结果落地,惠及超1000万患者。扎实推进基金监管,全年检查医药机构76.7万家,查处39.8万家,追回医保基金188.4亿元,移交公安司法、纪检监察机关6478家(人)。实现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县域可及,实现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全覆盖。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超9亿。

2018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战略决策组建国家医保局。过去五年,全国医保系统始终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的重大政治任务,奔跑开局、全力改革、奋力攻坚。一是探索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的长效机制,综合帮扶政策累计为困难群众减负近6000亿元。二是改革门诊保障政策,推动建立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建立健全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三是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国家组织集采7批29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3批4类耗材平均降价超80%;叠加地方联盟集采,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4000亿元。四是通过谈判降低新药价格,250种新药平均降价超50%并纳入医保报销,群众更快用上原本用不起的救命药。五是打击欺诈骗保,累计检查医药机构318.9万家次,处理154.3万家次,追回医保基金771.3亿元,曝光典型案例24.5万件,评定184家医药企业失信等级并实施惩戒。六是支持疫情防控,第一时间实施“两个确保”政策,全力保障患者救治费用;全力保障疫苗和接种费用;推动降低疫苗、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价格超九成。七是异地住院就医直接结算率提高到60%以上,累计结算超6000万人次。八是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试点城市增至49个,惠及超180万名失能群众。

会议要求,2023年医保工作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医保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转化为医保惠民实效。一是进一步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农村群众医疗保障工作。二是切实做好实施“乙类乙管”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工作,方便群众享受直接结算服务,加快费用清算结算速度,减轻救治医疗机构垫资压力。三是加强生育医疗费用保障。统一规范生育津贴支付政策,落实探索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四是持续加大基金监管力度。开展基金监管安全规范年行动和医保反欺诈大数据监管试点。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各级飞检力争实现辖区全覆盖。依托智慧医保赋能非现场监管。探索适应新型支付方式的监管机制。重点加强异地就医基金监管。五是持续挤压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水分。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扩大地方集采覆盖品种,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450个。引导新冠治疗药品合理形成价格。六是落实异地就医结算。进一步扩大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覆盖范围,稳步提高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七是推进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建立有效的独立筹资机制和监管机制,健全失能等级评估标准体系,引导护理服务市场规范发展。八是全面建立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谋划门诊高血压、糖尿病“两病”用药保障机制向其他病种扩容。九是稳妥系统有序推进医保引导分级诊疗、医保省级统筹等基础性、长远性重大改革。

——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家医保局:印发2022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医保局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现已顺利结束。

本次调整,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3个药品被调出目录。从谈判和竞价情况看,14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和竞价(含原目录内药品续约谈判),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5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618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范围,同时将一批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或被淘汰的药品调出目录,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中国药学会发布的《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显示,自2018年以来,医保药品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占比逐年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临床用药合理性得到积极改善。同时,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明显加快,常用药品价格水平显著下降,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显著降低了群众用药负担。

——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地方新闻

广东:召开2022年度工作总结大会

广东省省医疗保障局召开2022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党组书记、局长肖学具体总结省医保局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其他局党组成员出席会议。会议还对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会议指出,2022年,省医保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贯彻落实国家医保局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谋划部署、指导监督作用,带领全省医保系统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积极创新医保管理机制,切实为广大参保人做好服务,助力广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一是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切实把干部职工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医保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医疗保障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通过省级统收统支模式高效保障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及时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项目、新增药品等临时性纳入支付范围,推动我省新冠检测价格八连降,统筹实施阶段性缓缴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支持经济发展。三是不断健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全省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初步建立,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完善,“两病”患者门诊用药保障进一步完善,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保障待遇,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进一步强化。四是医保、医疗、医药协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率先建立中医特色医保支付体系、开展定点三级医疗机构医保医药服务评价、制定门诊特定病种中西医临床路径。全省全面推行DRG/DIP支付方式,实现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三大目录的全省统一。积极推动带量采购走在全国前列,超额完成七批294个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以及两类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工作。五是医保基金管理和监管执法迈出坚实步伐。医保基金收支管理和执法监管进一步规范。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违法行为,2022年,全省现场检查定点医药机构44924家,挽回医保基金损失15.58亿元。六是医保行风建设和经办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以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年”建设为抓手,修订医保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确规范指标,以查促建,推动全省医保系统行风建设,促进全省医保经办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统一规范。

会议强调,省医保局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判断、新目标、新举措、新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和医疗保障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提升医保管理和服务的协同性,带领全省医保系统,努力建设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展现医保新的担当作为。一是进一步健全多层次医保制度体系。推动《广东省“十四五”时期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落地见效,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医疗保障,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二是进一步强化高效能医保管理体系。深化全省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优化医保医药服务管理,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三是进一步提升医保基金使用绩效。推动药品、医用耗材集采提速扩面,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探索建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医疗机构充分参与、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四是进一步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效能。对定点医药机构日常稽核、自查自纠和抽查复查“三个全覆盖”,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案行动和专项整治,营造社会共治共享监管格局。五是进一步提升医保公共服务水平。狠抓能力提升标准落地、支付方式改革经办以及定点医药机构管理工作,推动医保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六是进一步夯实医保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建立精准识别的参保征缴机制,巩固全民参保。用好医保信息化平台,加强大数据综合治理。

——来源:广东省医疗保障局

贵州黔南州“三个一批”率先完成DIP医保支付方式全覆盖目标

近年来,黔南州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工作,聚焦国家DIP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按照“创造条件先行先试一批、总结经验重点推进一批、压实责任全面铺开一批”工作思路,率先完成DIP支付方式全覆盖目标。

一是创造条件先行先试一批。以获批国家DIP试点为基础,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引入顶尖技术团队,邀请知名专家授课培训,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等方式,完成DIP运行系统建设、病案数据模拟测试、医院管理能力评估、确定试点医院等工作。2021101日,全州23家医院作为第一批试点,经年终考核清算,6家医疗机构获得风险分担调剂金103万元,17家医疗机构获得医保基金结余奖励395万元。

二是总结经验重点推进一批。建立“医保+医院+工程师”信息反馈和处置“双通道”机制,通过政务工作台、QQ群、微信群等方式,及时收集处置试点医院反馈的问题和堵点、DIP运行系统的故障和缺陷,利用大数据分析汇总试点成效,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实施先试运行后上线使用模式,重点推进一批上线使用。202211日,批复88家医院上线运行;经数据分析,全州住院率低于全国平均值2.64%,住院天数人均缩短0.9天,医疗费用支出人均减少119元,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

三是压实责任全面铺开一批。根据国家医保局和省医保局指导意见,建立健全《数据管理规范》《目录管理规范》《经办管理规程》《结算实施细则》,打造模范样板医院,组建州内专家团队,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召开全面铺开启动会,工作专班分组分片培训指导,定期深入医院调研座谈,下沉院内业务科室精准指导,扎实推进DIP全覆盖。20227月,《贵州调研》刊发经验做法、瓮安县中医院作为改革典型受邀参加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11日,剩余225家医院从试运行全部转入实际付费,提前完成国家三年行动计划目标。

——来源:贵州省医疗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3-02-06 10:34